登录 English Version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英耐动态 > 英语干货 > 致语法 — 分手快乐
英耐动态

致语法 — 分手快乐

文章来源:英耐商务英语 上传时间:2020-05-29 浏览次数: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 - 戴耐德英语梦想学堂



大家好, 我是本期的主讲Nick老师。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语法”这个话题。说起语法,我们中国学生应该再熟悉不过了。我们英语教材的每一课都有一个“本课语法点总结”的部分,我们做过的每一份试卷,都有“语法和语言知识运用”的身影。我们的老师们也在一直孜孜不倦地强调着语法的作用并运用各种易于学生吸收的形式和技巧教授语法。说到这里,大家脑海中是不是想到了一条条老师为我们总结出的类似于数学公式的语法点?眼前是否浮现出了老师为了帮助我们理解不同动词时态而在黑板上画出的一根根时间轴?这些语法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了解了英语这门语言的基本结构和构架,对于提高语言的精确度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然而,当我们通过了考试,走出教室,进入社会需要用英语实际交流时,我们发现“语法”似乎没有成为我们的得力助手。相反的,它成为了我们张嘴说话的障碍,感觉像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那么,语法究竟是否重要?是否有必要学语法?我以前学语法的方式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学语法有没有可能像自然习得母语那样简单呢?


· 语法的定义和习惯 ·

什么是语法?我国著名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叶圣陶先生直观地将语法定义为“语法就是正常人的语言习惯”。无论是中文还是英语,“语法”都不过是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代代相传的习惯而已。



我们来看一句中文:站在门口的那位女士就是我们的英语老师。 如果现在有一位外国留学生问你,说为什么这里要用“就是”,用“就是”和用“是”有什么不同?你可能也一时回答不上来。因为中文语法的习得完全是潜意识的:我们上学以前就已经从我们的父母,和身边其他人那里获得了大量的声音形式的输入,并随着我们认知能力的成熟, 在不断的交流互动中,我们逐渐习得了这门语言。我们把上一段的中文句子翻译成英文: The woman who is standing by the door is our English teacher. “在传统的课堂里,也许老师会告诉我们the woman是先行词,关系副词引导定语从句,同时代替先行词在从句中担任主语。”有没有觉得很晕?


既然这种方式让人很晕,是不是我们就要举白旗,放弃学语法了呢?当然不是。无规矩不成方圆,语法当然是要学的, 而且是很重要的。在日常会话中,即使不够精确,甚至有明显错误,可能也不影响交流。但一旦到了正式场合, 需要涉及到复杂的逻辑概念,需要精准表达时,语法严谨就尤为重要了。比如:我说,He worked there for 4 years.  He’s worked there for 4 years. 一字之差,含义就不同。再比如,“If I hadn’t wanted the challenge, I wouldn’t have accepted the job.” 和 “If I don’t want the challenge, I won’t accept the job.” 这两句语法上也都完全正确,但传递的信息就完全不同了。高级别的语法规则是建立在低级别的语法规则之上的,所以,从低级别开始就应该学习符合语法规则的语言,培养好的语言习惯。我们来剖析一下在语法学习上我们一直以来都掉进了什么样的陷阱。



第一个误区:语法是必须要人教的。比如,人称代词和物主代词的区别,名词性物主代词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分别是什么?现在分词和动名词分别怎样用?这些语法名称别人不教我怎么知道呢?你问一个英语母语人士,十有八九他们不能精确定义什么叫“动名词”,更说不出动名词和动词不定式的区别。我们的母语亦是如此:如果我问你,“把房间整理一下” 这个句子中”把”字是什么词性? “一下”是什么成分, 相信你想也没想过。可见,不成为语法专家 你也能说一口标准的中文。


相反地,老师教给我们的语法就能胜任吗?我在高考之前,曾经在加拿大学习大概三年时间,其中很大一部分精力就花在学英语上。第一节课的主题是情态动词。当时我其实是不屑的,我认为上课的形式一定还是讲一下can, could, may, must, will这些词,然后做一些习题。我很得意地想:这些对我这个从小接受语法洗礼的中国学生简直就是小菜一碟。事实上,上课的过程给我泼了一盆冷水,并没有什么填空或选择题,等待我的是需要用情态动词进行在各种真实生活场景中的角色扮演。虽然单词我都知道,但是我确不能很流利的说出来,我的脑海中在极力把中文的句子翻译成英文,然后支离破碎的说出来,还时常在单复数上犯错。现在看来,之前我学到的都是对语法机械的理解和记忆,做过的练习大都是书面的。而当我需要实时地输出时,我根本来不及反应,因为这个实时输出的练习我是没有做过的。所以,缺少了”有实际意义的交流“这一要件,语法只是冷冰冰的规则。


第二个误区: 我如果不熟知所有的语法规则,就很难理解也说不出长句子。是这样吗?我同事有个幼儿园的小女儿,她对另一个小朋友说:“你必须把剪刀放下我才能跟你玩儿。你如果不把剪刀放下我就不跟你玩儿。”这句话已经挺长了, 而且包括了命令,条件,假设等思维逻辑。但谁也没教过她这是两个包含条件状语从句的复合句。这也足以证明,能理解或说出长句子,并不依赖对语法规则的熟悉。短句也罢,长句也罢,无非耳熟能详。大多学了n多年语法规则的中国学生却仍然说不出稍微长一点的句子, 并不是因为语法没有学透, 纯粹是因为听的少,读的少,见得少,用的少。在分析了以上让“语法”位于尴尬地步的因素后,我们来看看什么才是正确的打开语法的方式。


· 语法应该这么学 ·

第一步:把注意力放在意思上. 听到或读到一个句子时,脑补一个画面:不要刻意关注单个单词或语法形式。比如我说:“The woman who is standing by the door is our English teacher.”时, 你有没有“看到”门旁边站着一位女士?一位英语老师,她大约什么样子?再来一句:“I learned how to swim when I was four years old.” 你脑海中有没有浮现出一个4岁的小男孩学习游泳的画面?


第二步:在理解了意思的基础上,寻找句子中的规律。比如:如果你不断听到下面这样的句子:



你是不是渐渐地听出一些规律?反复说这些句子,I did something when I was 这个语言形式(language Patterns)就浮现出来了。


第三步,大量重复,刻意模仿,强化对这些Language Pattern和它们所表达的意思的熟练掌握。这些language Patterns就是支撑起句子的骨架子,它们就是语法的具体表现形式。把他们熟练掌握了,就是学会了语法。


第四步,自己试试替换句子中的具体信息,应用你找到的“骨架子”来造一些新的句子。比如:

How old were you when you started to learn English? I started to learn English when I was in Grade One.  How old were you when you got married? I got married when I was 29. 你看,此时,你可能不知道,你已经学会了应用包含过去时的时间状语从句,而且陈述句疑问句自如切换呢。


总结一下,语法就是自然的语言习惯,那么从道理上讲,我们怎么学习母语,也就应该怎么学习英语语法。所以我们建议大家用类似母语自然习得的方式习得语法。你需要 1. 先关注意思,在脑海中捕捉画面。2. 在句子中寻找规律,寻找那些像骨架子一样能把意思串起来的语言形式(language Patterns)3. 把注意力放在你发现的这些语言形式上上,再重复听,重复读,熟悉它们。4. 尝试变换具体内容造句应用


· 我们来验证一下 ·

假设你是一个德语初学者,我们一起学几个句子,看看没有人为你讲授语法,你能不能自己找到规律?先请大家先看下面这张图,尝试明白它要表达的含义。



Ok,想必大家都明白了这张图想表达的意思吧。下面,我们来听第一个句子,请反复多听几遍。现在能试着重复出来吗?好的,我们再来看图2



听两个句子,请仔细反复听,他们有什么不同?不同的原因是什么?最后,请再尝试着重复,直到您非常熟练为止。


现在如果我问大家:德语中“这是谁“ 这个陈述句该怎么表达呢?“男他和女她”有区别?大家现在多少已经找到了一些感觉了吧。那么,接下来,可不可以用德语介绍一下自己和身边的朋友呢(德语:这是Nick. 他来自中国。这是Norm,他来自美国)?如果可以,那么恭喜大家,大家已经学会了这几句简单的德语。在这个练习中,没有人给大家讲解德语语法规则。是我们自己教会了自己。在大脑,耳朵和嘴巴的统一配合下,掌握了简单的语法。这完全符合我们学习母语时的习惯。


我们的大脑是好奇的,喜欢学习的,我们在学习英语的时候,所需要做的就是跟随好的语言范例,在理解意思的过程中找到其中的语言规律,再模仿应用即可。通过大量模仿和应用,形成好的语言习惯就是学好了语法。如果我们张嘴说出来的英语就是准确的,就没有必要再去纠结语法了。希望大家尝试本文中提到的方法, 跟随范例语言,在“说“中不知不觉地掌握语法。快乐并且顺利地和错误的语法学习方式分手。小练习: 您能用德语介绍五个自己认识的人吗? (这是…; 他/她来自某国家或城市)


在下一讲里,Lynette老师将会带领大家探索词汇的奥秘。干货满满,欢迎大家继续参加,我们不见不散!


参考文献:

Dienes. Z. and Scott. R. 2010. Knowledge applied to new domains: The unconscious succeeds where the conscious fails. Conscious Cogn. 19(1), pp. 391-398.

Harada. Y., Hara. K., Kato. D., Kusangi. K., and Tamura. Y. 2016. Unconscious but slowly activated grammatical knowledge of Japanese EFL learners: A case study of tough movement.Arele: Annual Review of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27, pp. 169-184.

Kumar. B. P., Kumar. P. V., and Sagar. N. 2015. Role of grammar in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lish Language, Literature and Humanities. Ⅲ(X), pp. 2321-7065.

Lonsdale, C. 2006. The Third Ear. Hong Kong: Inkstone Books.

点击咨询方案